燒結后產品變形是產品尺寸精度不好的一種表現,在密封燒結爐中產生變化的原因跟原材料、混料、注射成型、脫脂等都有這重要的關系,技術工程師都會對引起燒結變形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排查。
一、料的原因
原材料對于MIM行業來說至關重要,行業初期,MIM廠家只能自己去研發和試驗原材料,在這一點上,富馳集團在國內是做的NO.1的一家,目前自主研發50多種MIM材料,這也是富馳發展快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型的MIM廠都會成立自己的原材料研發中心來保障每一批原材料的成分絕對一致。
假設一款的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工藝確定下來以后,若是在第一步混料沒有按工藝規定的一致,那最終產品的性能是得不到統一的,同時也會在燒結過程當中,發生變形。
一、因毛坯導致變形有以下幾個原因:
1,嚴格把控金屬注射粉末與粘結劑的比例,這樣做出來的毛坯才更穩定。
2,毛坯在注射不均勻時,會引起粉末與粘結劑堆積,產品表面起皺或者變形。
3,毛坯飽滿,越飽滿的毛坯變形量越小,反之,越不飽滿的毛坯變形量越大。
二、模具的設計原因
1,MIM模具是非常復雜的一門學科,不允許有大概、萬一、可能等不確定因素。在制造公差范圍比較小的零部件,比如汽車MIM件和鉸鏈等手機MIM件時,一個產品的公差可能就3-5絲,因此不允許模具吃掉公差。這不僅要考驗模具師傅設計的縝密性,同時考驗制造精密性。
模具設計應盡量確保產品壁厚均勻,壁厚不低于0.5mm,不高于10mm。燒結過程當中會發生收縮,壁厚的不均勻會影響收縮的穩定性。如果產品沒有辦法設計成壁厚一致,對于壁薄的零件改進方法用加強肋,加強肋的厚度或寬度不得超過其連接壁的厚度。只要有可能,原則上,要盡量保持與壁厚一致。
可是,雖然加強肋可增大零件的強度,改進材料流動及防止加工過程中變形,但是,它們也可能產生翹曲,沉陷及應力集中。因此,對零件設計增加加強肋要謹慎。
2,注意產品澆口位置及澆口形狀設計,澆口通常根據產品的大小,來決定數量及形狀,確定注射原料的流動性。例如MIM做比較大的3C零部件—筆記本框架,澆口數量就非常多,初期一定要設計得當,以免后期產品注射不均勻,那么在燒結過程當中一定會發生變形。
3,模具的熱流道及水路問題,熱流道可以保障模具內模腔的溫度均勻性,在注射過程中,保持流動的均勻,利于于毛坯穩定。水路系統多,有利于模腔的的散熱均勻,保障毛坯制作過程中穩定。毛坯的穩定,才能確保燒結過程不受變形。
4,頂針設計合理性,在產品脫模時,拔模力度大會導致產品變形,因此頂出產品,使得頂力均勻,有利于減少毛坯的變形。
三、燒結
1,MIM毛坯里有鐵粉和粘接劑,脫脂過程會把熔點低的粘接劑脫出,剩余的由燒結過程脫出,產品在燒結過程收縮20%左右,毛坯產生的變形減小,因此防止變形,會給毛坯搭配支撐,或是定制專用燒結板。
2,燒結溫差要把控好,在連續燒結爐中,連續燒結爐里面的加熱區域若出現部分壞掉,受熱不均勻,會導致產品的密度降低,從而影響產品的形狀及性能問題。
3,不均勻的碳濃度、燒結過程中溫度不均勻都是造成燒結后變形的原因。
4,保證真空燒結,確保爐子里面沒有空氣,不然會造成產品反應。爐子內部會充入惰性氣體,排除爐子內部的空氣,從來保障燒結時所需的溫度、壓力和氣氛,實現燒結時候產品的致密性,產品不變形。